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结肠炎与结肠癌是两种常见的结肠疾病,它们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存在显著差异。结肠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或药物反应引起,而结肠癌则与遗传、环境因素及长期慢性炎症有关。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结肠癌则可能伴随体重下降、贫血和肠梗阻等症状。结肠炎的治疗以抗炎药物和免疫调节为主,结肠癌则需要手术、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
1、病因不同:结肠炎的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药物反应,如抗生素或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结肠癌的病因则涉及遗传因素、长期慢性炎症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
2、症状差异:结肠炎的典型症状为腹痛、腹泻和便血,可能伴有发热和乏力。结肠癌的症状包括体重下降、贫血、持续性腹痛和肠梗阻,晚期可能出现腹部肿块和黄疸。
3、诊断方法:结肠炎的诊断主要通过结肠镜检查和活检,可发现结肠黏膜的炎症性改变。结肠癌的诊断需要结合结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
4、治疗方式:结肠炎的治疗以抗炎药物如美沙拉嗪和免疫调节剂如糖皮质激素为主,严重时可能需要生物制剂。结肠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肿瘤、化疗如氟尿嘧啶和放疗,早期发现可提高治愈率。
5、预后差异:结肠炎通过规范治疗通常可以控制症状,但可能反复发作。结肠癌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晚期则预后较差。
结肠炎与结肠癌的预防均需注意饮食健康,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定期体检和结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和避免吸烟饮酒也是预防结肠疾病的重要措施。对于有家族史或长期慢性炎症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