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感冒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通常由病毒感染、炎症反应、药物影响、身体应激、睡眠不足等原因引起。感冒期间血压升高可通过休息、监测血压、调整药物、控制炎症、避免剧烈运动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启动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此时应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充水分,帮助身体恢复。
2、炎症反应:感冒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控制炎症是关键,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500毫克,每日3次或布洛芬片400毫克,每日3次缓解症状。
3、药物影响:部分感冒药物中含有伪麻黄碱等成分,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服用感冒药时需注意药物成分,避免使用含升压成分的药物,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
4、身体应激:感冒期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和紧张,有助于缓解血压波动。
5、睡眠不足:感冒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必要时使用助眠药物如佐匹克隆片7.5毫克,睡前服用改善睡眠。
感冒期间应注重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减少血压波动。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若血压持续升高或伴随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