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红眼病可通过中药内服、外用熏洗、针灸疗法、刺络放血及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红眼病通常由风热外袭、肝火上炎、阴虚火旺、湿热蕴结或气血瘀阻等原因引起。
风热型红眼病常用桑菊饮加减,含桑叶、菊花等疏风清热;肝火型适用龙胆泻肝汤,含龙胆草、栀子清肝泻火;阴虚型可选杞菊地黄丸,含枸杞、菊花滋阴明目。中药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金银花、蒲公英煎汤熏眼可清热解毒;野菊花、薄荷煮水冷敷缓解红肿。熏洗液温度需控制在40℃以下,每日2-3次,避免烫伤角膜。合并角膜溃疡者禁用。
取太阳穴、攒竹穴疏风清热,配合合谷穴、太冲穴平肝降火。急性期采用泻法针刺,每次留针15分钟。眼周穴位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防止误伤眼球。
耳尖或太阳穴点刺放血3-5滴,适用于实热证红眼病。操作需严格消毒,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配合拔罐可增强泻热效果,每周不超过2次。
风热证宜食苦瓜、绿豆;肝火证推荐决明子茶、芹菜;阴虚证适合枸杞粥、桑葚。忌食辣椒、羊肉等辛辣燥热食物,发病期间需避免烟酒刺激。
红眼病急性期应保持眼部清洁,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避免揉眼以防交叉感染。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A,如胡萝卜、菠菜等。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若出现视力下降、眼痛加剧需及时眼科就诊,化脓性结膜炎患者需隔离治疗。治疗期间禁戴隐形眼镜,毛巾等个人用品需煮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