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会引起消化不良吗

王志学 主任医师

王志学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慢性胃炎会引起消化不良。胃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时,其消化酶分泌及蠕动功能可能受损,导致食物分解不充分、排空延迟。

1. 慢性胃炎与消化不良的关联机制:

慢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可能异常,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影响蛋白质消化。胃窦部炎症可破坏胃动力调节神经元,引发餐后饱胀感。部分患者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细菌产生的尿素酶会进一步破坏胃内微环境。

2. 症状发展阶段:

轻度消化不良表现为偶尔餐后嗳气,持续进展可能出现上腹隐痛、早饱感。重度病例伴随体重下降,胃镜检查可见黏膜糜烂或萎缩。长期胃动力障碍可能引发胆汁反流,形成恶性循环。

3. 针对性干预措施:

药物治疗可选用铝碳酸镁保护胃黏膜,多潘立酮促进胃排空,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含奥美拉唑的四联疗法。日常避免高脂饮食,采用少食多餐模式,蒸煮烹饪方式更利于消化吸收。

餐后30分钟散步有助于增强胃蠕动,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合并焦虑情绪者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缓解症状,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能减少夜间反流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