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共用注射器传播和医疗操作传播等途径感染。
1、血液传播: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输血、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或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传播。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2、性接触传播: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能传播丙型肝炎病毒。使用安全套是有效的预防方法,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母婴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的孕妇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通过规范的产前检查和治疗,可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4、共用注射器传播:共用注射器或针头是丙型肝炎传播的高风险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是预防的关键。
5、医疗操作传播:不规范的医疗操作可能导致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确保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消毒和感染控制措施,减少传播风险。
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丙型肝炎,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