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分类有哪些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肺炎可根据病因、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

1、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引起。患儿常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上以抗生素为主,如阿莫西林颗粒每日20-40mg/kg,分3次口服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每日20-40mg/kg,分2次口服。

2、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喘息等。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使用退热药物布洛芬混悬液每次5-10mg/kg,每6-8小时一次,必要时可进行氧疗。

3、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常见症状为持续性干咳、低热和乏力。治疗上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每日10mg/kg,连续服用3天。

4、真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常见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治疗上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注射液每日3-6mg/kg,静脉滴注或伏立康唑片每日4mg/kg,分2次口服。

5、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多因误吸食物、液体或胃内容物引起,常见于婴幼儿和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热。治疗上需清除呼吸道异物,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每日20-40mg/kg,分3次口服。

小儿肺炎的分类有助于明确病因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蔬菜汤等,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