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新生儿心脏病可通过观察呼吸、肤色、喂养和体重增长等表现初步判断。常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皮肤青紫、喂养困难和体重增长缓慢。
1、呼吸急促:新生儿心脏病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肺部血液循环受阻,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或鼻翼扇动。若发现婴儿呼吸异常,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听诊、心电图或心脏超声进一步诊断。
2、皮肤青紫:心脏结构异常可能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不足,表现为皮肤、嘴唇或指甲床呈现青紫色,尤其在哭闹或活动后更为明显。这种情况可能与法洛四联症或大动脉转位等疾病有关,需尽快进行心脏彩超检查。
3、喂养困难:心脏功能不全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导致婴儿在喂养时容易疲劳、吸吮无力或频繁中断,甚至出现呕吐。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的进食情况,若喂养困难持续存在,需咨询儿科
4、体重增长缓慢:心脏疾病可能导致能量消耗增加或营养吸收不足,表现为体重增长低于正常标准。定期监测婴儿的体重和身高,若发现生长迟缓,需结合其他症状进行心脏功能评估。
5、其他症状:部分新生儿心脏病可能伴随心率异常、手脚冰凉或易激惹等症状。若婴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出汗或精神状态差,需警惕心脏疾病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
新生儿心脏病的护理需结合具体病情,家长应保持婴儿的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良。适当进行轻柔的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定期复查心脏功能,监测症状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