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乙肝大三阳肝功能异常需综合治疗,主要方法有抗病毒治疗、保肝护肝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生活方式调整。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是肝功能损害的主因。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范用药,并定期检测病毒载量及耐药情况。过早停药易导致病情反弹。
肝功能异常时需配合使用护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修复肝细胞膜,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减轻氧化损伤,甘草酸制剂具有抗炎作用。这类药物需根据转氨酶升高程度选择,避免过度用药加重肝脏负担。
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免疫紊乱。胸腺肽可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干扰素能增强抗病毒效果但需评估适应症。使用免疫调节剂需监测体温、血常规等指标,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治疗期间每3-6个月需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超声等。出现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症状需及时就诊。40岁以上患者建议每年做甲胎蛋白和肝脏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肝硬化或肝癌变。
绝对戒酒可避免酒精性肝损伤叠加。饮食宜选用高蛋白低脂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剧烈运动可能加重肝损伤,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
乙肝大三阳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日常饮食可增加薏仁、山药等健脾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保持平稳情绪,避免焦虑抑郁影响免疫力。家庭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共用餐具需煮沸消毒。每半年进行肝弹性检测评估纤维化程度,出现齿龈出血、下肢水肿等肝硬化征兆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避免自行服用中药偏方或保健品,防止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