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鼻炎可能由过敏、感染、环境刺激、遗传因素、鼻部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环境改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过敏:过敏性鼻炎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引发。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导致鼻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每日一次或鼻用激素喷雾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一次,每次两喷。
2、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病毒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细菌感染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保持鼻腔湿润、多饮水有助于缓解症状。
3、环境刺激:空气污染、烟雾、化学气体等环境因素可刺激鼻黏膜,导致炎症反应。长期暴露于刺激性环境中可能引发慢性鼻炎。改善生活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佩戴口罩等措施可减少刺激。
4、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鼻炎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可能与基因相关。遗传性鼻炎的治疗与其他类型相似,但需更注重长期管理。定期随访、个性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症状。
5、鼻部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结构问题可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增加鼻炎风险。手术治疗如鼻中隔矫正术或鼻息肉切除术可改善鼻腔结构,缓解症状。术后需注意鼻腔护理,避免感染。
鼻炎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改善鼻腔血液循环。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定期清洁鼻腔,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有助于预防鼻炎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