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老年人经常出现耳聋的现象,通常由年龄相关的听觉系统退化、长期噪音暴露、耳部疾病、药物副作用以及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针对耳聋问题,可通过听力辅助设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生活调整以及定期听力检查等方式进行改善。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内耳毛细胞逐渐退化,导致听力下降。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称为老年性耳聋。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通过减少噪音暴露、使用助听器等方式改善听力,同时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并干预。
2、噪音暴露:长期暴露在高分贝环境中,如工厂、机场等,会损伤内耳结构,加速听力下降。老年人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必要时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同时注意休息,减少听觉疲劳。
3、耳部疾病:中耳炎、耳硬化症等耳部疾病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这些疾病通常伴有耳痛、耳鸣等症状。老年人应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治疗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手术如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并改善听力。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利尿剂等可能对听力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耳聋。老年人在用药时应遵医嘱,避免长期使用耳毒性药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以减少对听力的损害。
5、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影响内耳血液循环,导致听力下降。老年人应积极控制慢性疾病,通过健康饮食如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方式改善全身健康状况,从而间接保护听力。
老年人耳聋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12、叶酸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鱼类、绿叶蔬菜和坚果,有助于保护听力。运动方面,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耳供血。护理上,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保持耳部清洁,及时治疗耳部感染,以延缓听力下降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