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瘫有用吗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针灸治疗面瘫有一定效果,可通过刺激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肌肉痉挛、调节免疫功能等方式发挥作用。面瘫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因素引起。

1、刺激穴位:针灸通过刺激面部穴位如地仓、颊车、翳风等,促进神经信号传导,帮助恢复面部肌肉功能。针灸过程中需注意穴位定位准确,避免过度刺激。

2、改善血液循环:针灸能够促进面部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供应,加速受损神经的修复。治疗时可配合热敷,进一步增强血液循环效果。

3、促进神经恢复:针灸通过调节神经功能,帮助受损的面神经恢复传导能力。治疗周期通常较长,需坚持每周2-3次,持续数周至数月。

4、缓解肌肉痉挛:针灸可放松面部痉挛的肌肉,减轻面部僵硬和疼痛感。治疗时可结合轻柔的面部按摩,进一步缓解肌肉紧张。

5、调节免疫功能:针灸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对病毒或炎症的抵抗能力,减少面瘫复发风险。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

针灸治疗面瘫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期间可配合面部肌肉锻炼,如吹气球、鼓腮等,帮助恢复肌肉功能。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瘦肉等,促进神经修复。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增强体质,辅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