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长在子宫后壁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可生长在子宫的不同位置,包括子宫后壁。子宫后壁的肌瘤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也可能引起月经异常、盆腔压迫感或生育问题。治疗方式包括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选择需根据肌瘤大小、症状及患者需求决定。

1、症状表现:子宫后壁肌瘤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非经期出血。肌瘤较大时,可能压迫直肠或膀胱,引起便秘、尿频或排尿困难。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腹坠胀感或腰骶部疼痛。

2、诊断方法: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可明确肌瘤的位置、大小及数量。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肌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宫腔镜检查有助于评估肌瘤对宫腔的影响,特别是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3、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或暂时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如亮丙瑞林3.75mg皮下注射,每月一次,可缩小肌瘤体积。米非司酮10mg每日口服,可缓解症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可减少月经量。

4、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切除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选择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选择腹腔镜、经阴道或开腹手术。

5、随访监测: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均需定期随访监测。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评估肌瘤大小变化。对于药物治疗的患者,需监测药物副作用及疗效。手术治疗后,需关注术后恢复情况及有无复发。

子宫后壁肌瘤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预防便秘。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有助于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