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能由性行为、免疫力低下、皮肤接触、母婴传播、个人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增强免疫力、定期筛查、注意卫生等方式干预。
1、性行为传播:人乳头瘤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性伴侣数量多、性行为开始年龄早、不使用安全套等行为会增加感染风险。建议固定性伴侣,使用安全套,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2、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例如患有艾滋病、接受器官移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增强免疫力的方法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3、皮肤接触传播:人乳头瘤病毒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传播,例如与感染者共用毛巾、浴巾、剃须刀等个人用品。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消毒常用物品。
4、母婴传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导致婴儿感染。建议孕妇在孕期进行人乳头瘤病毒筛查,必要时采取剖宫产方式分娩,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5、个人卫生不良:个人卫生不良会增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风险,例如不勤换内衣、不注意私处清洁等。建议每天清洗外阴,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衣,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保持私处干燥清洁。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例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适量进行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游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降低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