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等方式改善。这类皮肤病通常由免疫功能异常、感染、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易感染真菌、细菌或病毒。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2、感染因素:免疫力低下时,皮肤易受病原体侵袭,如带状疱疹、真菌感染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感染源,必要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或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

3、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会削弱免疫系统,导致皮肤问题。饮食中应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类、豆类,以及富含维生素A、E的蔬菜水果。

4、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影响免疫功能,导致皮肤病变。积极控制原发病,定期监测血糖、肾功能等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5、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或紫外线辐射下,可能损害皮肤健康。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使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避免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坚果,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