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新生儿黄疸与孕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孕期健康、饮食习惯、疾病史、药物使用以及分娩方式等方面。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孕期行为可能间接影响其发生风险。
1、孕期健康:孕妇在孕期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可能增加新生儿黄疸的风险。这些疾病会影响胎儿的肝脏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孕妇需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疾病。
2、饮食习惯:孕妇在孕期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可能影响胎儿的代谢功能,增加黄疸的发生概率。建议孕妇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3、疾病史:孕妇有肝炎、贫血等疾病史,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肝脏功能,导致黄疸。孕妇需在孕前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并在孕期积极配合治疗,降低对胎儿的影响。
4、药物使用:孕妇在孕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镇静剂等,可能影响胎儿的肝脏代谢功能,增加黄疸风险。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服用可能对胎儿有害的药物。
5、分娩方式:剖宫产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略高于自然分娩。剖宫产过程中,胎儿未经过产道挤压,可能影响其肺部液体排出和胆红素代谢。孕妇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孕妇在孕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饮食、定期产检以及合理用药,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风险。同时,新生儿出生后需密切观察皮肤和眼白的颜色变化,若出现黄疸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黄疸程度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光疗、药物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