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是一种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可能由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冠状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增加心脏负担。控制血压是关键,建议低盐饮食、规律运动,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
2、高血脂:血脂异常会导致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通过饮食调节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必要时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
3、糖尿病: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两次。
4、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戒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可通过尼古丁替代疗法或心理辅导逐步戒除。
5、肥胖: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同时伴随血脂、血糖异常。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来减重,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冠心病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选择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同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支架植入术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