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囊炎与胃炎症状差异主要体现在疼痛部位、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胆囊炎多表现为右上腹绞痛并向肩背部放射,常伴发热、黄疸;胃炎则以中上腹灼痛或胀痛为主,多与饮食相关,伴随反酸、嗳气。
1、疼痛定位:胆囊炎疼痛集中于右上腹肋缘下,可能向右肩胛区放射,由胆囊管梗阻引发;胃炎疼痛位于剑突下或中上腹,呈隐痛或烧灼感,与胃黏膜炎症相关。胆囊炎疼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胃炎多因空腹或刺激性饮食诱发。
2、消化症状:胆囊炎患者常见恶心呕吐,呕吐后疼痛不缓解,约30%出现陶土色粪便;胃炎以餐后饱胀、早饱感为特征,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呕吐可暂时缓解不适。胆囊炎严重时可出现脂肪泻,胃炎则易产生酸反流症状。
3、全身反应:急性胆囊炎往往伴随38℃以上发热、寒战等感染征象,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胃炎较少引起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乏力。胆囊炎可能引发墨菲征阳性,胃炎腹部压痛范围较弥散。
4、病程特点:胆囊炎症状呈阵发性加剧,持续时间通常超过6小时,约20%患者出现轻度黄疸;胃炎症状多持续数日,与饮食周期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出现口臭。慢性胆囊炎可有胆绞痛病史,慢性胃炎常见夜间痛醒。
5、并发症差异:胆囊炎可能进展为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需警惕胆总管结石;胃炎严重时可致胃出血、穿孔,长期不愈可能发展成萎缩性胃炎。胆囊炎急性发作需禁食胃肠减压,胃炎建议少量多餐流质饮食。
调整饮食结构对两种疾病均具重要意义。胆囊炎患者需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每日脂肪总量控制在40克以下,优先选择清蒸鱼、山药粥等低脂食物。胃炎患者应避免浓茶、咖啡、辛辣调料,推荐食用猴头菇、秋葵等黏膜保护性食物。两者均需保持规律作息,胆囊炎发作期需绝对卧床,胃炎患者建议餐后散步促进胃排空。症状持续48小时以上或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