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引起瓣膜关闭不全,两者关联性主要与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干预或手术修复。
1、血流冲击损伤:动脉导管未闭导致左向右分流,增加肺动脉血流量。高速血流长期冲击肺动脉瓣,可能造成瓣叶增厚变形。轻度反流可通过限制剧烈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等措施延缓进展。
2、左心容量负荷过重:分流使左心房、左心室持续扩大,可能继发二尖瓣环扩张。患者易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脏超声确诊后,可考虑使用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3、肺动脉高压:长期分流未纠正可能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加重右心负担。三尖瓣可能因右心室扩大出现功能性关闭不全,表现为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靶向药物如波生坦、安立生坦可用于延缓疾病进展。
4、感染性心内膜炎:异常血流易滋生细菌,赘生物可能直接破坏主动脉瓣。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皮肤瘀点。需规范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严重者需行赘生物清除术。
5、继发瓣膜脱垂:主动脉瓣可能因长期承受高容量血流而发生黏液样变性。听诊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确诊后需根据反流程度选择主动脉瓣成形术或人工瓣膜置换术。
日常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高脂肪饮食加重心脏负担。适宜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有氧运动,监测体重变化预防心衰急性发作。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瓣膜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