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点完痣后可通过保持干燥、避免摩擦、观察恢复情况、预防感染、及时就医等方式护理。点痣后皮肤损伤通常由激光灼烧、化学腐蚀、物理切除、继发感染、瘢痕增生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点痣后24-48小时内创面处于渗出期,过早接触水分可能溶解痂皮或带入病原微生物。建议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待创面形成稳定结痂后再用清水轻柔冲洗,避免揉搓或使用洁面产品。
2、避免摩擦:新生表皮在7-10天内结构脆弱,机械刺激易导致痂皮提前脱落。清洁时需避开治疗区域,擦拭动作需平行于皮肤表面。选择纯棉毛巾按压吸干水分,禁止使用去角质产品或化妆棉反复摩擦。
3、观察恢复:正常愈合过程伴随轻微红肿和褐色结痂,2-3周后痂皮自然脱落。如出现持续渗液、化脓或剧烈疼痛,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创面过深有关。需立即停用护肤品,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处理。
4、预防感染:愈合期需维持创面清洁环境,每日用生理盐水局部消毒。避免游泳、桑拿等长时间浸水活动,禁止用手抠抓痂皮。合并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需口服头孢克洛等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5、及时就医:超过1个月未愈合并出现肉芽肿或明显瘢痕,需通过二氧化碳激光修复或手术切除治疗。瘢痕体质者可能伴随瘙痒和增生,需早期注射曲安奈德抑制纤维组织过度生长。
恢复期间建议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创面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结痂脱落前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严格做好物理防晒。如出现异常出血、发热或淋巴结肿大,需立即至皮肤科就诊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