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咽炎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管理、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缓解症状,但根治需结合病因综合干预。慢性咽炎多与用嗓过度、胃酸反流、过敏原刺激、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相关。
1、中药调理: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核心,风热型常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阴虚型多用麦冬、玄参、生地等滋阴润燥。临床数据显示中药对缓解咽干、异物感有效率约70%,但需持续用药1-3个月。
2、病因控制:胃食管反流患者需服用奥美拉唑等抑酸药,过敏体质者需规避粉尘、花粉等过敏原。长期用嗓过度者建议进行发声训练,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每日用嗓不宜超过4小时。
3、局部护理:淡盐水漱口可减少咽部细菌定植,每日3-5次为宜。咽部灼痛明显时可用冰硼散喷剂,声带水肿者可做雾化吸入治疗。避免使用含薄荷的润喉糖,可能加重黏膜干燥。
4、免疫调节:维生素C、锌制剂等可增强黏膜修复能力,慢性患者建议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冬季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反复感染,睡眠不足会显著降低咽部局部免疫力。
5、手术治疗:增生性咽炎伴淋巴滤泡肥大者,可考虑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合并扁桃体结石的病例需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需配合银耳百合羹等食疗促进创面愈合。
咽炎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ml饮水,避免烧烤、腌制品等刺激性食物,推荐食用雪梨、枇杷、白萝卜等润燥食材。晨起用冷水洗脸可增强上呼吸道耐寒能力,坚持腹式呼吸训练能改善咽部血液循环。症状持续超过2个月需进行喉镜排查肿瘤可能,声嘶伴随吞咽困难属于急诊就医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