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子宫肌瘤手术可通过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药物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切除术等方式治疗。子宫肌瘤通常由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干细胞突变、局部生长因子失衡、肥胖等原因引起。
1、肌瘤剔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仅切除肌瘤组织。手术可能因肌瘤位置深在或数量过多增加复发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超声。患者可能出现下腹坠胀、经量增多等症状。
2、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介入技术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适合拒绝手术的中等大小肌瘤患者。治疗与子宫供血血管解剖变异有关,术后可能出现栓塞后综合征。需配合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缺血性疼痛。
3、药物治疗:米非司酮可缩小子宫体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降低雌激素水平,氨甲环酸控制异常出血。药物干预适用于围绝经期患者,与激素受体敏感性相关,可能引发潮热等低雌激素症状。
4、聚焦超声治疗:利用超声波精准消融肌瘤组织,适合直径<5cm的肌壁间肌瘤。治疗依赖核磁定位准确性,需排除带蒂浆膜下肌瘤病例。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组织水肿。
5、子宫切除术:适用于肌瘤巨大、症状严重且无生育需求者,可选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或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与肌瘤恶性变风险相关,需病理确诊。术后需预防盆腔脏器脱垂。
子宫肌瘤患者日常可增加深色蔬菜摄入补充铁剂,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改善盆腔循环,避免使用含雌激素化妆品。术后6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