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直肠癌术后放疗周期通常为5-25次,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手术切除范围及病理结果个体化制定。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常规分割模式为每周5次、持续1-5周。
1、早期肿瘤:T1-2期患者若切缘阴性且无淋巴结转移,可能无需放疗。存在高危因素者需15-20次照射,单次剂量1.8-2Gy,总剂量25-30Gy。同步配合卡培他滨等化疗药物增敏。
2、局部进展期:T3-4或淋巴结阳性患者需25-28次放疗,总剂量45-50Gy。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技术保护膀胱、小肠,期间需监测白细胞计数及直肠黏膜反应。
3、姑息治疗:转移灶姑息放疗通常5-10次,单次剂量3-5Gy。骨转移采用8Gy单次照射,脑转移可行全脑放疗10次。疼痛缓解率达70%以上。
4、同步放化疗:标准方案为放疗28次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总疗程5.5周。急性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皮炎,需每日外用比亚芬软膏保护照射野皮肤。
5、个体化调整:术前接受过放疗者需减少总剂量,免疫治疗患者可能联合立体定向放疗。高龄或体质差者采用短程大分割方案,如5次×5Gy。
术后放疗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1.5g/kg优质蛋白,优先选择三文鱼、鸡胸肉及乳清蛋白粉。进行凯格尔运动预防盆底肌萎缩,每周3次30分钟快走维持心肺功能。照射野皮肤避免摩擦,穿着纯棉衣物并使用无酒精保湿剂。治疗结束后每3个月复查肠镜及肿瘤标志物,持续2年监测迟发放射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