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是高烧还是低烧

马晓斌 主任医师

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38.3℃属于低热范畴,体温分级标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

1、体温分级标准:人体正常腋温为36-37℃,口腔温度较腋温高0.2-0.4℃。临床将发热分为四个等级,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属于超高热。38.3℃处于低热与中等度热的临界区间,通常归类为低热。

2、低热常见诱因:生理性因素包括剧烈运动、排卵期、情绪激动等;病理性因素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感染性发热多伴有寒战、头痛症状,非感染性发热可能伴随盗汗、体重下降。

3、家庭处理措施:低热期间建议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擦浴,防止皮肤吸收或低温损伤。

4、症状监测要点:需记录发热的昼夜规律与热型,观察是否伴随皮疹、淋巴结肿大。持续低热超过3天或体温波动超过1.5℃,应及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热需警惕酮症酸中毒。

5、医疗干预指征: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意识改变、抽搐时需药物干预。常用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孕妇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发热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加重代谢负担。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卧室温度维持在24-26℃。可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散步,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出现少尿或无尿需警惕脱水性休克。体温恢复正常后仍需监测3天,防止感染未完全控制导致的反复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