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剖宫产术后可能由切口感染、产后出血、盆腔粘连、下肢静脉血栓等原因引起并发症,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子宫收缩剂、腹腔镜松解术、抗凝治疗等方式干预。
1、切口感染:细菌侵入手术切口导致红肿热痛,可能与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每日碘伏消毒切口,保持敷料干燥清洁,体温超过38℃需就医。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可控制感染发展。
2、产后出血:宫缩乏力或胎盘残留引发失血过多,常表现为阴道流血超过500ml、心率增快。按摩子宫促进收缩,静脉滴注缩宫素,严重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输血治疗。
3、盆腔粘连:手术创伤引发组织异常黏连,可能与炎症反应、纤维蛋白沉积有关。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可恢复器官位置,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复发。出现慢性盆腔痛需超声评估。
4、下肢静脉血栓:血液高凝状态导致血管堵塞,表现为单侧腿肿、皮温升高。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配合弹力袜加压,卧床时踝泵运动促进回流。D-二聚体异常升高需血管彩超排查。
剖宫产术后需加强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促进切口愈合,每日散步20分钟改善循环,监测恶露性状与血压变化。哺乳期避免服用影响乳汁药物,切口愈合不良时及时清创处理,术后42天复查盆腔超声评估恢复情况。保持会阴清洁降低感染风险,咳嗽时按压切口减轻张力,发现下肢不对称肿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