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脑积水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药物治疗适用于轻症或术前准备,常用药物包括乙酰唑胺、呋塞米、甘露醇等;手术治疗主要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第三脑室造瘘术。
1、利尿剂应用:乙酰唑胺通过抑制碳酸酐酶减少脑脊液分泌,呋塞米通过利尿作用降低颅内压。这两种药物常联合使用,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低钾血症,需配合补钾饮食。
2、渗透性脱水:甘露醇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水分从脑组织向血管内转移,快速缓解颅高压症状。适用于急性颅内压增高,使用期间需监测肾功能,避免长期大剂量应用导致肾小管损害。
3、分流手术准备:术前药物治疗可稳定患者状态,为手术创造条件。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减轻脑水肿,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需完善头颅CT评估脑室扩张程度。
4、术后药物管理:分流术后可能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导管堵塞,如低分子肝素。出现发热头痛需警惕感染,及时使用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定期复查分流管功能。
5、并发症防治:癫痫发作时可使用丙戊酸钠控制,颅内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穿透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慢性患者需补充维生素B1预防韦尼克脑病。
脑积水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钾的香蕉、菠菜,限制每日饮水量。康复期进行平衡训练改善步态不稳,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分流管移位。定期神经外科随访监测颅内压变化,术后患者注意观察腹部切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