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空腹血糖6.9mmol/L可能由胰岛素抵抗、肥胖、遗传因素、β细胞功能异常、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药物辅助等方式控制。
1、胰岛素抵抗: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导致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精制碳水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
2、肥胖因素:内脏脂肪堆积会分泌炎症因子干扰糖代谢。BMI超过24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如地中海饮食和抗阻训练减重5%-10%,腰围男性应<90cm、女性<85cm。
3、遗传易感性:糖尿病家族史人群β细胞功能更易受损。这类人群需每年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
4、β细胞功能障碍:可能与自身免疫攻击或氧化应激有关,常伴随多饮多尿症状。确诊需结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早期可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DPP-4抑制剂等药物干预。
5、慢性炎症状态:牙周炎、脂肪肝等慢性疾病产生的炎性介质会加速糖尿病进程。控制基础疾病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炎症指标。
建议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如燕麦、藜麦作为主食,配合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当出现视力模糊或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时应及时内分泌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