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均可导致严重后果,但危险程度取决于病毒特性、慢性化概率及并发症风险。乙肝病毒HBV感染后慢性化率更高,丙肝病毒HCV则更易隐匿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1、传播途径:HBV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传染性更强;HCV主要经血液传播,日常接触感染风险较低。两者均需避免共用注射器、不规范医疗操作。
2、慢性化风险:成人感染HBV后约5%-10%转为慢性,婴幼儿感染慢性化率达90%;HCV感染后约55%-85%发展为慢性肝炎,需早期抗病毒治疗。
3、肝硬化概率:HBV感染者约20%-30%出现肝硬化,HCV感染者约10%-20%在20-30年内进展为肝硬化。两者均需定期监测肝脏弹性成像。
4、肝癌关联性:HBV可直接整合宿主DNA致癌,HCV通过慢性炎症诱发癌变。HBV相关肝癌占全球54%,HCV相关肝癌占31%。
5、疫苗防护: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HBV感染,保护率达95%;HCV尚无疫苗,但直接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格卡瑞韦治愈率超95%。
控制疾病风险需结合疫苗接种、规范治疗及生活方式管理。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兰花可辅助肝功能修复,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代谢调节。避免酒精摄入,定期检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是长期管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