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胆结石怎么治疗

董兆如 副主任医师

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泥沙胆结石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内镜取石、腹腔镜手术等方式治疗。泥沙胆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障碍、胆道感染、代谢综合征、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减少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芹菜摄入。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胆汁稀释,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胆囊负担。长期坚持低脂饮食可降低胆汁黏稠度。

2、药物溶石: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胆固醇结石溶解,鹅去氧胆酸能调节胆汁酸成分,匹维溴铵可缓解胆道痉挛。药物需连续服用6-24个月,适用于直径小于1cm的胆固醇性结石,治疗期间需定期超声复查。

3、体外冲击波碎石:利用高能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小于3mm的颗粒,配合利胆药物促进碎片排出。该技术对胆囊功能正常者效果较好,需排除胆管狭窄等禁忌症,术后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等不适。

4、内镜取石:经口腔插入十二指肠镜实施ERCP术,通过取石网篮或球囊导管清除胆总管结石。适用于合并胆管炎或黄疸患者,可同期放置鼻胆管引流,操作需预防胰腺炎等并发症。

5、腹腔镜手术: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症状性结石,单孔腹腔镜技术创伤更小。保胆取石术适合年轻患者,但存在复发风险。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粘连。

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快速减肥导致胆汁淤积,烹饪选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定期体检监测肝功能,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