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破伤风针需在伤口暴露于破伤风梭菌污染环境后接种,常见于被生锈金属刺伤、动物咬伤、深度开放性创伤等情况。预防措施包括彻底清创、被动免疫接种、主动免疫加强、高危职业防护、特殊伤口处理。
1、金属刺伤:被生锈铁钉或金属工具刺伤后,破伤风梭菌可能通过厌氧环境繁殖。伤口需用双氧水冲洗并暴露于空气,未完成基础免疫者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同时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深而窄的伤口更易形成厌氧环境。
2、动物咬伤:犬猫等动物口腔携带破伤风梭菌,咬伤后细菌可能侵入深层组织。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三级暴露伤口需联合接种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疫苗。野生动物咬伤风险更高。
3、深度创伤:开放性骨折、烧伤等创面被土壤污染时,需手术清创后注射免疫球蛋白。创伤超过1厘米且污染严重者,无论免疫史均需预防性接种。坏死组织未彻底清除可能诱发感染。
4、特殊伤口:产道撕裂伤、肛周脓肿等特殊部位创伤易被肠道菌群污染。医务人员处理这类伤口时应检查患者免疫记录,五年内未加强免疫者需补种。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溃疡时风险倍增。
5、职业暴露:农民、建筑工人等接触土壤粪便的高危人群,发生任何皮肤破损都应评估接种需求。建议每十年加强接种破伤风疫苗,工作中佩戴防护装备可降低风险。
正确处理伤口是预防关键,清创后保持干燥通风。日常可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鱼类、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定期检查疫苗接种记录。创伤后72小时内完成预防接种效果最佳,超过三周仍可考虑被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