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药物干预、中医调理等方式快速降压。高血压通常由钠摄入过量、缺乏运动、肥胖、动脉硬化、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低钠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增加钾、钙、镁的摄入,如香蕉、菠菜、低脂乳制品等有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烹饪时可用香料代替部分食盐,逐步适应清淡口味。
2、有氧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运动可增强血管弹性,避免清晨血压高峰时段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压变化。
3、体重管理:BMI超过24需减重,每减重1公斤可降低收缩压1mmHg。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在1500-1800大卡。腰围男性应<90cm、女性<85cm,腹部肥胖者需重点进行核心训练。
4、药物控制: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可联合使用。用药需遵循阶梯治疗原则,突发高血压时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可快速起效,但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
5、中医调理:针灸太冲、曲池等穴位可辅助降压,耳穴贴压取交感、神门等穴位。代茶饮可用决明子、菊花、山楂各10克煎煮,肝阳上亢型可配合天麻钩藤饮。每日足浴水温40℃左右,加入桑枝、牛膝等药材。
控制血压需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每日早晚定时测量并记录血压数值。避免熬夜、情绪激动等诱因,合并糖尿病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突发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时应立即就医,警惕高血压危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