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水对人体的危害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漂白水可能由皮肤刺激、呼吸道损伤、眼部灼伤、消化道腐蚀、化学性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水冲洗、吸氧治疗、中和剂处理、胃肠减压、糖皮质激素等方式缓解。

1、皮肤刺激:

漂白水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接触皮肤后破坏角质层脂质屏障,导致接触性皮炎。典型表现为红斑、瘙痒、灼热感,高浓度接触可致化学性烧伤。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严重者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2、呼吸道损伤:

挥发的氯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气促、喉头水肿等症状。长期低浓度暴露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脱离污染环境后保持半坐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可缓解气道痉挛,出现粉红色泡沫痰需警惕急性肺水肿。

3、眼部灼伤:

溅入眼内会迅速与角膜上皮蛋白结合,造成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脱落。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至少30分钟,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角膜损伤严重时需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

4、消化道腐蚀:

误服后腐蚀食管和胃黏膜,引发剧烈腹痛、呕血。禁止催吐,可口服牛奶或蛋清保护黏膜,胃镜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抑制胃酸分泌,食管狭窄需行球囊扩张术。

5、化学性肺炎:

吸入高浓度氯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胸片显示弥漫性磨玻璃影。早期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合并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期可能出现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日常使用漂白水需佩戴N95口罩和橡胶手套,保持环境通风;储存于儿童无法触及处,避免与洁厕灵等酸性清洁剂混合。接触后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应立即就医。建议选择过氧化氢或季铵盐类替代品进行居家消毒,使用后彻底冲洗接触表面,高危作业场所应配备应急喷淋装置和防毒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