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月经有异味可能由经血氧化、卫生用品更换不及时、阴道菌群失衡、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卫生习惯、补充益生菌、甲硝唑栓剂、克霉唑阴道片、口服替硝唑等方式改善。
1、经血氧化:
经血接触空气后氧化会产生铁锈味,属正常生理现象。建议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卫生用品,避免使用含香料产品加重异味。经期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阴道灌洗破坏酸碱平衡。
2、卫生习惯不良:
长时间不更换卫生棉条或护垫会导致经血积聚滋生细菌。经期应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选择宽松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夜间可使用夜用型卫生巾,减少侧漏风险。经血污染的内裤需用冷水浸泡后单独清洗。
3、阴道微生态紊乱:
压力过大或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乳酸杆菌减少。可食用无糖酸奶、泡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或口服布拉氏酵母菌调节菌群。避免频繁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维持pH值3.8-4.5的正常范围。
4、细菌性阴道炎:
可能与频繁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阴道凝胶,伴侣需同步口服替硝唑治疗。治疗期间避免同房,症状消失后复查阴道微生态检测。
5、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常见泡沫状黄绿色分泌物。确诊需进行阴道分泌物镜检,采用口服甲硝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剂治疗。患者贴身衣物需煮沸消毒,避免公共浴池交叉感染,性伴侣必须同时治疗。
经期饮食宜清淡,增加冬瓜、芹菜等利尿排毒食物摄入,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每日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若异味伴随外阴瘙痒、灼痛或异常出血,需及时进行妇科检查排除宫颈病变。长期使用卫生棉条者需警惕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出现发热皮疹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