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其他方式包括直接接触、母婴传播、消化道传播及环境传播。
1、飞沫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含菌飞沫被他人吸入导致感染,这是结核分枝杆菌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密闭空间或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建议佩戴口罩并保持通风。
2、直接接触:
接触患者痰液、伤口分泌物等含菌体液可能通过皮肤黏膜侵入,医护人员或家属需严格做好手卫生和个人防护,避免暴露于开放性结核病灶。
3、母婴传播:
妊娠期活动性肺结核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新生儿需接种卡介苗并进行预防性治疗。母乳喂养前应评估母亲痰菌状态。
4、消化道传播:
饮用未经消毒的含菌牛奶或食物可能引发肠结核,常见于牛型结核杆菌感染。巴氏消毒法可有效灭活牛奶中的病原体。
5、环境传播:
带菌飞沫附着在灰尘或物品表面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定期紫外线消毒、保持环境干燥可降低传播风险。
预防肺结核需综合采取呼吸道防护措施,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日常注意均衡饮食补充蛋白质维生素,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确诊患者需严格完成6-9个月规范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