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脚疼可通过控制血糖、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糖尿病足疼痛通常由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血糖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足病变的根本原因,需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维持血糖稳定。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配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血糖平稳可延缓神经血管损伤进展。
2、药物治疗:
针对神经性疼痛可使用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镇痛药物,合并感染者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等抗生素。血管病变患者可联合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改善微循环。所有药物需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3、局部护理:
每日用37℃温水清洗足部后涂抹尿素软膏防止皲裂,修剪指甲避免倒刺。选择透气棉袜及足弓支撑鞋,避免赤足行走。出现溃疡时需用银离子敷料换药,必要时行创面负压吸引治疗。
4、物理治疗:
超声药物导入可促进神经营养药物渗透,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低频脉冲电刺激适用于顽固性神经痛,高压氧治疗对缺血性溃疡有促进愈合作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康复训练效果更佳。
5、手术治疗:
严重血管狭窄患者需进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慢性骨髓炎可能需行清创截骨术。夏科氏关节畸形者可通过跟骨截骨矫形术改善功能,所有手术需在多学科会诊后实施。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状况,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建议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饮食中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出现持续疼痛、皮肤发黑或渗液时需立即就医,晚期糖尿病足可能需多学科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