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服用钙片,但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类型并监测血压变化。钙摄入不足、钙代谢异常、膳食结构失衡、药物相互作用、继发性高血压等因素均需考虑。
1、钙与血压关系:
钙离子参与血管平滑肌收缩调节,长期低钙饮食可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建议选择柠檬酸钙或乳酸钙等吸收率较高的有机钙,每日补充量不超过600mg。
2、代谢影响因素: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可能加重血管钙化风险。合并骨质疏松的高血压患者应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必要时联合补充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
3、药物相互作用:
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增加钙重吸收,联用钙片需警惕高钙血症。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钙通道阻滞剂时,超大剂量补钙可能减弱药效。
4、继发病因排查: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高血压伴高钙血症,表现为多尿、骨痛等症状。此类患者需优先处理原发病,禁用钙剂补充。
5、膳食优先原则:
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天然钙源更利于血压控制。每100ml牛奶含钙约120mg,300g油菜可提供324mg钙,建议每日摄入800-1000mg膳食钙。
高血压患者补钙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优先通过膳食补充。选择钙剂时避免含钠添加剂,定期监测血钙、尿钙及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钙剂服用时间建议与降压药间隔2小时。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钙代谢和血管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