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特应性皮炎与湿疹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上存在差异,两者虽有关联但属于不同范畴的皮肤疾病。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过敏体质密切相关,常伴随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特应性疾病。湿疹是更广泛的术语,泛指多种非感染性皮肤炎症,包括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亚型。
特应性皮炎具有明确的遗传倾向,患者皮肤屏障蛋白如丝聚蛋白基因突变导致角质层功能缺陷。湿疹的发病机制多样,可能由外界刺激物如化学物质、干燥气候或精神压力诱发,不一定存在遗传背景。
特应性皮炎好发于肘窝、腘窝等屈侧部位,婴儿期多表现为面部渗出性皮损,慢性期出现苔藓样变。湿疹皮损形态更具多样性,急性期可见红斑、水疱,慢性期以鳞屑、皲裂为主,分布区域取决于具体亚型。
特应性皮炎患者常合并皮肤干燥症、鱼鳞病,血清IgE水平显著升高,约80%患者存在食物或环境过敏原阳性。湿疹患者通常无系统过敏表现,除非发展为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等特定亚型。
特应性皮炎需长期维持治疗,基础护理包括每日使用润肤剂如凡士林、尿素软膏,中重度患者需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或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湿疹治疗侧重去除诱因,轻症可用弱效激素氢化可的松乳膏,接触性皮炎需避免特定致敏原。
日常护理中,特应性皮炎患者需坚持使用无香料润肤剂,避免过热洗澡,穿着纯棉衣物;湿疹患者应识别并回避诱发因素,如镍合金饰品或洗涤剂。两者均需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出汗后需及时清洁。饮食方面,特应性皮炎婴幼儿可能需规避牛奶、鸡蛋等过敏原,湿疹患者无特殊禁忌。若皮损持续加重或继发感染,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进行斑贴试验或血清IgE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