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灸可能通过改善气血循环、调节内分泌等方式辅助淡化黄褐斑,但需结合综合治疗。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与体质、斑块成因及操作规范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黄褐斑与气血瘀滞有关。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清除。建议每周3次温和灸,每次15分钟,配合面部穴位轻柔按摩。
长期压力或激素失衡会诱发色斑。艾灸三阴交、肾俞穴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平衡雌激素水平。需持续2-3个月观察效果,期间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
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可能加重紫外线损伤。治疗后48小时内需严格防晒,使用SPF50+物理防晒霜,避免直接日晒导致色素沉着反弹。
单纯艾灸效果有限。临床推荐联合氨甲环酸片、谷胱甘肽等口服药物,配合氢醌乳膏局部涂抹。顽固性斑块可考虑Q开关激光或光子嫩肤治疗。
肝郁气滞型适合艾灸太冲穴,脾虚湿盛型需灸中脘穴。阴虚火旺体质可能出现燥热反应,应改用耳穴压豆等温和疗法,避免灸疗加重内热。
日常需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及锌元素,食用猕猴桃、坚果等抗氧化食物。配合八段锦、瑜伽等舒缓运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治疗期间每月复诊评估,若出现红斑脱屑需暂停艾灸并就诊皮肤科。持续6个月未改善者建议进行性激素六项和肝肾功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