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低血糖是糖尿病吗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经常低血糖可能与糖尿病有关,但也可能由胰岛素瘤、肝病、营养不良、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1、糖尿病因素:

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使用不当或降糖药物过量可能导致低血糖,通常伴随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通过血糖监测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空腹运动或延迟进食。

2、胰岛素瘤:

胰腺肿瘤异常分泌胰岛素引发反复低血糖,发作时伴有冷汗、震颤。确诊需结合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

3、肝功能异常:

肝硬化等肝病影响糖原储存分解,导致餐后血糖骤降。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黄疸,需通过肝酶检查评估,治疗以保肝药物和少食多餐为主。

4、营养摄入不足:

长期节食或消化吸收障碍造成能量供给不足,引发心悸、乏力等低血糖反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坚果、乳制品等缓释碳水摄入可改善症状。

5、药物副作用:

磺脲类降糖药、水杨酸盐等药物可能诱发低血糖,常见于老年人或肾功能不全者。需复查用药方案,必要时更换为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等低风险药物。

建议记录低血糖发作时间与饮食日志,每日保证3主餐+2加餐,选择燕麦、鸡蛋等升糖指数适中的食物。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避免空腹锻炼。如每月发作超过2次或出现意识模糊,需立即内分泌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