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呢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痛风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痛风通常由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高嘌呤饮食、肥胖、遗传等因素引起。

1、生活干预:

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摄入,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内有助于控制尿酸水平。避免酒精尤其是啤酒,减少果糖饮料摄入。

2、物理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对受累关节进行冷敷缓解疼痛肿胀。慢性期可尝试低频脉冲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短波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关节功能锻炼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

3、药物治疗:

急性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依托考昔控制炎症。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生成的别嘌呤醇、非布司他,促进排泄的苯溴马隆、丙磺舒。秋水仙碱可用于预防发作,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组合。

4、手术处理:

形成痛风石且影响关节功能时可考虑手术切除,常见术式包括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痛风石清除术。严重关节破坏患者可能需要关节置换手术如膝关节置换、踝关节成形术,术后仍需长期药物控制尿酸。

5、综合管理:

建立定期监测血尿酸机制,目标值建议维持在360μmol/L以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需同步治疗。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突发关节剧痛、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

长期维持低嘌呤饮食模式结合规律有氧运动,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更适合痛风患者。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慢性期可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每日监测饮水量和排尿量,保持尿液pH值在6.2-6.9范围有利于尿酸溶解。每年至少两次复查血尿酸和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