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荨麻疹是冻出来的吗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寒冷性荨麻疹并非单纯由低温直接引起,而是机体对寒冷刺激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常见诱因包括冷空气接触、冷水刺激、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异常及感染因素。

1、免疫反应异常:

寒冷性荨麻疹本质为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冷刺激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风团和瘙痒。患者需避免骤冷环境,必要时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2、物理刺激触发:

皮肤快速接触冷空气、冷水或冷物体时,温度骤降可能直接激活皮肤神经末梢和免疫细胞。建议冬季穿戴保暖手套围巾,洗脸洗澡使用温水,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减少温差刺激。

3、遗传因素影响:

约30%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与FCER1A基因突变相关。这类人群皮肤屏障功能较弱,寒冷耐受阈值较低。日常需加强皮肤保湿护理,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修复屏障。

4、继发性疾病:

可能与EB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有关,通常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部分自身免疫病患者合并冷球蛋白血症时,寒冷会诱发血管炎性荨麻疹,需排查抗核抗体等免疫指标。

5、其他诱因叠加:

精神紧张、疲劳或月经期激素变化可能降低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记录发作时的环境温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需进行冷激发试验等确诊检查。

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应建立分级防护策略:日常避免冷饮冷食,外出前15分钟涂抹凡士林等物理屏障剂保护暴露部位,冬季室内保持20-24℃恒温。急性发作时可局部热敷促进血管收缩缓解瘙痒,但避免高温烫伤。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末梢循环,饮食中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和维生素E的坚果。症状反复或出现喉头水肿等严重反应时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进行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