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纤维瘤出现血流信号需结合具体情况评估,超声显示血流信号可能与组织代谢活跃度、瘤体增长阶段或病理变化相关,常见影响因素包括激素水平波动、瘤体内血管增生、炎症反应、哺乳期生理变化及罕见恶变倾向。
青春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刺激纤维瘤血管生成,多数属于良性血流信号。建议定期复查超声,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
瘤体生长过程中新生血管形成会导致血流信号,可能与纤维瘤分叶状结构有关。若瘤体短期增大超过20%需进行穿刺活检排除叶状肿瘤。
瘤体内出血或感染可能引发炎性血流信号,通常伴压痛或皮肤发红。可进行血常规检查,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怀孕哺乳期乳房血供增加可能使原有纤维瘤血流信号增强,这种生理性改变多在断奶后消退。期间应每3个月复查乳腺超声。
极少数情况下不规则血流伴纵横比>1、微钙化等提示恶变可能。需进行乳腺钼靶或MRI检查,确诊后需行保乳手术或改良根治术。
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并控制豆制品摄入量,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穿戴过紧内衣,每月月经结束后7天进行乳房自检。定期乳腺专科随访至关重要,超声检查间隔不应超过6个月,出现瘤体硬度改变、乳头溢液或腋窝淋巴结肿大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