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可通过保湿护理、药物干预、血糖管理、并发症筛查、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治疗。皮肤瘙痒通常由高血糖刺激神经、皮肤干燥、真菌感染、末梢神经病变、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高血糖导致皮肤脱水角质层功能受损,表现为干燥脱屑伴瘙痒。每日使用含尿素或乳木果油的润肤乳涂抹全身,避免碱性洗浴用品,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刺激。
顽固性瘙痒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缓解症状,合并真菌感染时联用酮康唑乳膏。神经性瘙痒可尝试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调节神经异常放电。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药膏。
持续高血糖会损伤皮肤微血管和感觉神经。通过动态血糖监测调整降糖方案,将餐前血糖控制在4.4-7.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血糖波动较大时可考虑胰岛素泵治疗。
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对称性瘙痒伴针刺感。需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损伤程度。合并肾病时尿素霜沉积也可引发瘙痒,需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避免摄入辛辣食物及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睡眠时穿戴纯棉手套防止抓挠。每周进行150分钟游泳或散步改善微循环。
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需每日检查足部及皮肤皱褶处,合并红肿溃烂应即刻就医。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运动可选择八段锦等温和项目,避免大量出汗加重瘙痒。建立血糖、皮肤症状、用药记录的自我管理档案,每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及神经传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