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是不是一定要截肢

4.16万次浏览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骨肉瘤并非必须截肢,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位置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选择。局部广泛切除联合辅助治疗可保留肢体,具体方式包括术前化疗、保肢手术、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假体重建等。

1、术前化疗:

新辅助化疗是骨肉瘤标准治疗流程,通过甲氨蝶呤、顺铂、多柔比星等药物缩小肿瘤体积,为保肢手术创造条件。化疗方案通常持续8-12周,需定期评估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

2、保肢手术:

肿瘤切除后采用生物重建或人工假体置换,适用于未侵犯重要血管神经的ⅡA期以下患者。常用术式包括定制型肿瘤假体植入、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3、靶向治疗:

对无法手术的转移性骨肉瘤,可使用地诺单抗等靶向药物抑制肿瘤生长。该疗法需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钙血症、颌骨坏死,治疗期间需监测血钙水平。

4、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疗适用于脊柱骨盆等难以彻底切除部位,通过精确定位减少周围组织损伤。质子治疗可提高肿瘤靶区剂量,但对设备要求较高,国内开展机构有限。

5、截肢指征:

当肿瘤侵犯主要神经血管束或合并病理性骨折时,截肢仍是必要选择。现代假肢技术可实现基础运动功能,术后需进行至少3个月的适应性训练和心理疏导。

患者确诊后应尽快到骨肿瘤专科评估,完善增强MRI、全身骨扫描等检查明确分期。保肢术后需坚持规律复查,前两年每3个月检查肺部CT排除转移。日常注意补充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康复期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肢体功能锻炼需在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假体松动。心理支持对青少年患者尤为重要,可加入病友互助团体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