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肝癌中期可通过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放疗等方式干预,通常与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酒精滥用、代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部分患者符合手术指征时可选择肝段切除或半肝切除,适用于肿瘤局限在单侧肝叶且无血管侵犯的情况。术前需评估肝功能储备,术后可能联合使用仑伐替尼、索拉非尼等靶向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多纳非尼、瑞戈非尼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抑制肿瘤进展,适用于无法手术的病例。治疗期间需监测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可能与VEGFR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可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客观缓解率约15-20%。常见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副作用,需联合AFP指标动态评估疗效。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能阻断肿瘤血供,联合使用表柔比星、顺铂等化疗药物。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肝区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通常48小时内缓解。
立体定向放疗SBRT对局部病灶控制率可达70%,需配合呼吸门控技术减少肝损伤。放射性肝病表现为腹水、黄疸,需密切监测Child-Pugh评分变化。
肝癌中期患者应保证每日90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大豆制品。每周3次30分钟快走可改善体能状态,避免生食贝壳类等高感染风险食物。出现持续右上腹痛、非刻意体重下降超过10%需立即复查增强CT,门静脉癌栓形成时考虑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保持口腔清洁预防肝性脑病,每日监测腹围变化记录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