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脚肿可通过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药物治疗、处理并发症、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治疗。糖尿病患者脚肿通常由血糖控制不佳、静脉回流障碍、肾脏病变、感染、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导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和水肿。通过饮食调整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配合规律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
静脉功能不全或淋巴回流受阻时,可抬高下肢15-20分钟每日3次,穿戴医用弹力袜。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交叉腿坐姿。可能与微血管病变或自主神经损伤有关,通常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水肿伴皮肤发凉。
若合并高血压或肾病需使用ACEI类降压药如依那普利,或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水肿。神经性水肿可尝试α-硫辛酸营养神经,疼痛时使用普瑞巴林。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心功能不全有关,通常表现为晨轻暮重的水肿伴尿量减少。
足部皮肤破损易引发蜂窝织炎,需每日检查双脚有无溃疡,使用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严重感染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深静脉血栓需抗凝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可能需血管介入或截趾手术。
限制每日钠摄入量低于3克,避免腌制食品。选择富含钾的菠菜、香蕉平衡电解质。戒烟戒酒可改善血管功能,睡眠时用枕头垫高脚部。每年进行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等并发症筛查,水温低于37℃泡脚防烫伤。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肿需每日监测血糖和血压,记录水肿变化。建议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或太极拳,每周5次。饮食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荞麦,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若水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排查心肾疾病并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