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失眠与神经衰弱并非同一概念,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上存在差异。
失眠主要与短期压力、作息紊乱或环境干扰等生理性因素相关,也可能由焦虑症、甲亢等病理性因素引发。神经衰弱则多由长期心理压力导致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常伴随大脑疲劳和情绪障碍。
失眠以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质量差为主要表现。神经衰弱典型症状包括持续疲劳、注意力涣散、易激惹等,睡眠问题仅为伴随症状之一。
失眠可通过睡眠监测量表评估,满足每周≥3次、持续≥1个月即可诊断。神经衰弱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结合情绪量表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失眠治疗优先改善睡眠卫生,如固定作息、营造黑暗环境。神经衰弱需认知行为治疗配合正念训练,严重时短期使用帕罗西汀、黛力新等药物调节神经功能。
单纯失眠通过行为干预多可缓解。神经衰弱易反复发作,需长期心理调适配合有氧运动、冥想等综合管理。
建议失眠人群避免午睡及咖啡因摄入,神经衰弱患者需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两者持续超过两周未缓解时,均需至神经内科或心理科就诊评估。日常可尝试酸枣仁、百合等药食同源食材辅助调节,但需警惕过度依赖安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