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皮肤痒的治疗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可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血糖控制、皮肤护理、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皮肤瘙痒通常由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皮肤干燥、真菌感染、微循环障碍、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外用药物:

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反应,使用抗真菌药膏如酮康唑乳膏治疗合并的真菌感染。皮肤干燥者可选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霜,每日涂抹2-3次。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

2、口服药物:

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瘙痒感。严重瘙痒者短期使用镇静类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可加用甲钴胺营养神经。需注意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

3、血糖控制:

持续高血糖会损伤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通过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血糖低于10mmol/L。血糖稳定后皮肤瘙痒通常逐渐缓解,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控制效果。

4、皮肤护理:

每日用37℃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乳液,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医学护肤品。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勤换床单被套。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冬季使用加湿器预防皮肤干燥。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多属血虚风燥证,可用当归、生地、白芍等滋阴养血,苦参、白鲜皮等祛风止痒。外洗方如蛇床子、地肤子煎汤湿敷。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调节气血。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中药。

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需加强日常护理,选择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促进血液循环,但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若瘙痒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溃烂、渗液等感染迹象,应及时至内分泌科和皮肤科联合就诊。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者需调整降糖方案,必要时进行并发症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