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腔隙性脑梗死怎么办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双侧腔隙性脑梗死可通过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双侧腔隙性脑梗死通常由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血脂异常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小动脉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常用降压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降压方案。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

2、改善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血管损伤。建议戒烟限酒,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确保每日7-8小时睡眠时间。

3、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再发风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该治疗可能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轻微头痛、牙龈出血等症状。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观察有无黑便等出血倾向。

4、降脂治疗:

血脂异常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稳定斑块。该治疗可能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应低于1.8mmol/L。

5、康复训练:

针对遗留的神经功能缺损需进行系统康复。认知训练可改善记忆障碍,语言训练帮助恢复表达能力,运动疗法改善肢体功能。康复计划应当个体化,由专业康复医师制定。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影响恢复效果。

饮食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新鲜蔬果、全谷物、鱼类等食物,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康复期间可配合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血糖控制不佳者需在内分泌科指导下调整降糖方案。出现新发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