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灰指甲可通过观察指甲外观变化、真菌检测、症状对比等方式判断,常见表现包括指甲增厚、变色、分层、脆裂等。
灰指甲最典型表现为指甲颜色异常,初期可能呈现白色或黄色斑点,逐渐发展为褐色、黑色。指甲质地会增厚、变脆,表面可能出现凹凸不平或分层。与正常指甲的光滑透明相比,病甲常伴随碎屑堆积,甲板与甲床分离。
灰指甲通常从单个指甲开始,多累及脚趾甲尤其大拇趾。患者可能感到轻微瘙痒或压迫感,但疼痛不明显。需与外伤性甲损伤、银屑病甲等鉴别,后者常伴随皮肤红斑或点状凹陷。
临床确诊需通过显微镜镜检或真菌培养。刮取病甲碎屑进行氢氧化钾溶解后镜检,可见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能明确具体致病菌种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新型分子检测如PCR技术准确性更高。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足部多汗、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既往有足癣病史者,真菌可能蔓延至指甲。免疫低下人群如HIV感染者、化疗患者病情进展更快。
未经治疗的灰指甲会逐渐累及全部指甲,甲板可能完全毁损。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甲周红肿、化脓。糖尿病患者的灰指甲可能诱发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
建议每日用温水肥皂清洗患处并彻底擦干,选择吸汗透气的棉袜和宽松鞋子。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物品。可局部涂抹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甲涂剂,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真菌培养阳性或累及多个指甲时应尽早就医,顽固病例可能需要联合激光治疗或手术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