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弯腰时腰椎疼可能由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腰椎小关节紊乱、强直性脊柱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牵引治疗、康复训练、手术等方式缓解。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负重可能导致腰部肌肉慢性损伤。疼痛多表现为酸胀感,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可能与长期弯腰劳作、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服用塞来昔布、甲钴胺、乙哌立松等药物,配合腰椎牵引治疗。
骨量降低导致椎体承重能力下降,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轻微外力即可引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在负重时加剧。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者可选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
腰椎小关节错位常因突然扭转动作引发,表现为局限性锐痛伴活动受限。可通过手法复位治疗,配合超短波等物理疗法缓解肌肉痉挛。日常需加强核心肌群锻炼,避免单侧负重。
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晨僵现象明显且休息后加重。需完善HLA-B27基因检测,早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洛索洛芬,中晚期可考虑生物制剂治疗如阿达木单抗。
建议每日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强化腰背肌,睡眠选择硬板床,避免搬运重物。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诊排除马尾综合征等急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久坐工作者可使用腰托辅助支撑。